據統計,深圳市龍華區有41家農貿市場,總數居全市第三,長期存在建設水平低、管理水平弱等問題。為適應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新形勢下規范管理、統一監管的要求,從根本上扭轉局面,面對轄區農貿市場點多、量大、面廣、升級改造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龍華區委、區政府領導多次組織專題研究和現場調研,早在2016年12月該區就全面啟動全區農貿市場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實施“三年攻堅計劃”;2017年為“市場整治年”。當年下半年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列入全市食品安全戰略重點工程,為升級改造奠定了堅實基礎;2018年確定為“升級改造年”,把改造任務列入區政府民生實事進行考核督辦,將補貼標準由全市試點的25%提高到75%,強力推動市場集中升級改造;2019年確定為“攻堅克難年”,倒排工期,確保升級改造取得實效。
市、區局領導檢查農貿市場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科學管理,保障食品安全,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直是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龍華監管局追求的崇高歷史使命,局領導更是下沉一線協調解決問題,堅持“一場一策”,針對市場的不同特點合理確定發展方向。在龍華監管局專設區農貿市場專項整治辦公室,協調聯動、統籌推進,確保工作落地見效。扎實有效地工作,換來了豐碩的成果。截至目前,龍華區財政累計撥付市場升級改造獎補資金7738.7萬元。除1家市場關停終止改造,2家市場舊改流拍需重新改造外,38家市場均在2019年改造完畢。
堅持對標最優
“三化”突出發展特色
龍華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龍華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堅持了三大原則:一是堅持黨中央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運用新時代、新思想、新戰略。在環保方面突出綠色化。如在共和市場引進“菜場寶易腐垃圾三化處理機”“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柜”“環保塑料袋自動售賣機”等設備,推動資源循環利用,倡導綠色環保理念,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二是在品牌方面突出專業化;清湖農批市場引入管理團隊進行硬件升級,管理上運用“智慧農貿”系統開展標準化管理,2019年底龍華區清湖市場列為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食用農產品溯源系統建設的試點市場,得到了高度認可,并以點帶面的形式,推動全區38家農貿市場3000多家商戶實現電子化溯源臺賬,臺賬上傳率達70%以上;三是在監管方面突出智慧化,借力智慧計量器具終端,推動“傳統農貿”向“智慧農貿”轉型,積極探索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質量安全與風險控制的有效手段,將生產基地、物流配送、市場交易等環節納入區塊鏈生態圈,推動農產品全過程可追溯管理。
經過兩年多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整治和升級改造后的龍華農貿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民滿意度從整治前的40%提升到目前的89%。2019年在全市率先完成農批市場升級改造要求,并依托“互聯網+監管”的新模式,打造了龍華全區的“智慧監管”平臺。
堅持建管并重
打造共治共享新格局
近年來,智慧農貿市場的前序層級(即農批市場、菜市場)發展態勢迅猛。農批市場作為農產品流通核心的供應鏈體系,在新零售渠道與疫情的沖擊下,仍占據著農產品流通的半壁江山。所以推動建設多動態發展、高效率、高質量的服務適配,是當今農批市場業態對政府相關單位提出的新要求。龍華區開展農貿市場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為確保市場食品安全,龍華區以政策為導向,對區農貿市場常態化疫情防控、信息化推進。
龍華監管局(區整治辦)強力統籌,督促街道主動抓、國企帶頭改。區各單位通力協作、嚴格執法,始終保持整治高壓態勢,形成了強大震懾力。2017年至今堅持引入第三方開展現場月度暗訪測評,精準查找問題,助力農貿市場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將測評分數與獎補撥付比例掛鉤,進一步壓實市場主辦方經營管理責任,促進硬件和管理“雙升級”。特別在全市率先成立農貿市場行業協會,對升級改造后的市場開展檢查輔導提升,形成人人參與、人人支持、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圍。
智慧農貿系統
提高管理科學性、時效性
龍華區菜丁·清湖農批市場升級改造之后,實現了硬件設施規范齊全、攤臺設計分類科學、環境衛生干凈整潔,以一種全新的面貌發揮“菜籃子”的作用。市場一改以往“臟亂差”以“綠色、節能、環?!睘樵O計理念,所有裝潢煥然一新,市場還在食品溯源、消防、衛生等方面做了系統的改變,軟硬件全方位提升。市場內配備扶手電梯、中央空調、清潔保潔車、信息化公示屏,智能防作弊電子秤等設施設備,內空氣流通,垃圾收集、公共廁所也規范管理,環境的改善、設備的引入、服務的提升,得到各級部門、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認可。
保障食品安全
營造“放心”農貿市場
改造后的龍華農貿市場不僅面貌發生了變化,保障食品安全的水平更是顯著提升,采用智慧農貿管理系統保障食品安全,實現線上監管、遠程監控、信息共享、多方聯動,為市場統一配備智能秤,杜絕短斤缺兩,借助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推行“掃碼溯源”讓消費者放心消費,并打造了深圳市唯一的“全省建設食品農產品溯源系統”的試點市場,發揮試點市場的示范作用,帶動全區41家農貿市場、3000多家商戶,實現索證索票電子化。疫情期間水產、海鮮、凍品、進口食品等高風險品類,實現線上食品來源防控,大大提高疫情防控成效,并在管理系統新增“疫情上報”板塊,加大了高風險食品密切接觸人群的篩查和追蹤,嚴防農貿市場輸入性風險。
龍華區農貿市場改造突出了智慧管理理念,開創了農貿市場科學化、信息化、智慧化的監管新模式,實現市場視頻監控,線上監管,線上巡查,線上預警等功能,提升監管效能。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高度開放、覆蓋全區、共享共用、通查通識”的平臺,賦予監管機構、檢測機構、執法機構和生產經營主體使用權限,采集主體管理、產品流向、監管檢測和公眾評價投訴等相關信息,將生產、檢測、配送、流通各個環節納入區塊鏈,依托智慧農貿區塊鏈生態入口,打造“農業+數據+社區+資訊+交易+金融”的農貿市場生態圈。
升級改造后的農貿市場
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是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的需要,是疫情常態化防控的需要,是市場監管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是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是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龍華市場監管在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和龍華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用汗水、智慧和擔當繪就了龍華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優美畫卷,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龍華監管局負責人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要采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實實在在幫群眾解難題、為群眾增福祉。要從實際出發,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織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網、消除隱患,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秩序安定有序。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必須深化改革創新,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奮力開創龍華區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