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居民消費的主要蔬菜品種及其流通方式
美國居民主要消費馬鈴薯、西紅柿、生菜、甜玉米和洋蔥等,2011年這五種蔬菜年人均消費約120公斤,占蔬菜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二。
美國直銷體系很發達,新鮮農產品銷售大部分以直銷為主,產地與大型超市、連鎖經銷網絡間的直銷比例較大。美大型農場生產的水果和蔬菜流通環節主要包括農場主銷售階段、批發市場階段以及零售階段。小型農場為獲取更多利潤,一般通過當地農民市場或社區拍賣直接銷售給當地消費者。
美農業部數據顯示,美農產品運輸噸數占全國貨運總噸數的五分之一強。在卡車、火車和駁船三種方式中,卡車運輸成本最高,也是新鮮水果、蔬菜、畜產品、乳制品、烘烤品和糖果的主要運輸工具。其運輸價格受燃料價格、需求、季節及商品價值等因素影響。冷藏卡車運輸中,2012年運送距離為0到500英里、501至2500英里、1501至2500英里和2501英里以上的部分路線租用卡車的加權平均價格分別為4.35美元/英里、2.33美元/英里、2.28美元/英里和1.06美元/英里。鐵路和駁船成本次之,主要運送小麥和大豆等大宗、散裝、較低價值產品。
二、主要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
(一)法律法規
美國在農產品流通領域的法律體系較為完善。制定的時間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三十年代,規定的范疇涵蓋農產品從“農場到餐桌”的流通全過程。
綜合性的法規主要有《1937年農產品銷售法》、《1938年農業調整法》、《1946年農業銷售法》、《1972年鄉村發展法》、《2002年農村安全和鄉村發展法》、《2008年食品保護和能源法》等。
產品分級和植物品種保護方面有《羊毛標準法》、《美國棉花標準法》、《植物品種保護法》等;市場保護和促進活動方面有《1996年商品促進研究和信息法》、《1983年乳制品穩定法》、《2004年特種作物競爭法》等;市場信息方面有《1999年畜產品強制報告法》、《花生統計法》等;運輸服務方面有《1982年易腐爛食品國際運輸法》等;新鮮農產品方面有《易腐爛農產品法》和《產品機構法》;食品安全方面有《聯邦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法》、《聯邦殺蟲劑、殺菌劑和殺鼠劑法》等。
(二)管理制度
1、農產品流通信息發布制度。美農業部負責收集并發布農產品銷售實時市場信息,其中絕大部分信息由業界自愿提供,但畜產品信息屬強制報告。農業部農產品銷售局向全國二十多個點派駐數十名專業人員,同時臨時聘用部分人員,專門負責收集所在地區市場主要農產品信息,包括商品價格、農民、運輸商、批發商使用運輸工具的情況,并定期反饋農業部。農產品銷售局將有關信息編制成日報、月報和年報等各種材料,供不同用戶參考。2012年美農業部市場銷售局此項經費支出約3000萬美元。
2、運輸動態研究分析制度。美農業部農產品銷售局密切監測國際國內市場上美國農產品的流通情況,及時研究分析并供生產商參考;對自然災害對農產品流通的影響進行及時分析;制訂提高美農產品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銷售效率的對策;制定并執行長期農產品運輸策略;根據研究數據,對美國在農產品流通問題上的決策施加影響。
3、農藥數據和微生物學數據收集制度。美農業部農產品銷售局定期收集農產品和飲用水中農藥殘留數據,與州政府和聯邦實驗室開展合作,建立健全有關殘留信息的數據庫,改進風險評估的質量,同時保障抽樣產品的安全。另外,還定期收集國產和進口新鮮農產品(如生菜、菠菜和西紅柿等)食源性病菌的數據,與有關州開展合作,建立健全國家數據庫,建立減少或消除有害食源性病菌的基準評估程序,為食品安全決策提供數據,改進新鮮產品的質量和衛生。
4、政府采購制度。根據全國學校午餐計劃和其他食品援助計劃,政府出資購買肉類、水果、蔬菜等農產品,免費向學生和社會弱勢人群發放,采購額度根據有關計劃而定。
三、穩定農產品價格和降低流通成本的具體措施
美國制訂了一些農產品流通專項計劃,并特別重視發展現代科技,降低流通環節損耗,通過這些措施來支持穩定農產品價格,促進農產品流通。
1、應急采購。當某種農產品市場價格大幅度下降,嚴重損害農民利益的時候,有關農產品行業協會可向農業部農產品銷售局提出政府應急采購的申請。農業部專家對該農產品市場現狀、變化趨勢等因素進行分析后,可向農業部部長提出應急采購建議。采購后的商品存放在食品庫中,必要時向需要人群提供。上述措施穩定了美國水果、蔬菜和其他農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價格,實際上是向果農和菜農提供了一種支持。
2、銷售契約。銷售契約是《1937年農產品銷售法》及其相關修正案規定的法律工具。農業部部長被授權對水果、蔬菜、特色作物和牛奶的銷售進行調節。目前美全國共有約20多個水果和蔬菜銷售契約,大部分涵蓋區域不跨州。水果和蔬菜銷售契約旨在幫助生產者解決不能獨自解決的銷售問題,如進行市場研發活動等,以保證產品質量,使生產者獲得足夠的收入。所有契約都是生產者自行發起的,由農業部審查同意,經有關區域內大多數利益相關方投票同意后,以最終規定的形式發布。農業部發揮審查批準生產者請求、任命管理委員會成員、監督管理的作用,但不提供財政支持。
3、奶業支持政策。一是乳制品價格支持計劃,美農業部根據有關農業法律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格,向加工商和銷售商采購奶酪、黃油和無脂干乳,提供價格支持。此項支出在歷史上曾較高,近年來因乳制品價格較高,政府支出水平較低。二是牛奶收入損失合同計劃,當國內牛奶價格降至一定基準水平時,可向奶農提供收入補償。具體做法是確定一級鮮奶的基準參考價,并根據飼料價格進行調整,在牛奶價格低于調整后的參考價時,政府對奶農提供部分差價補貼。三是聯邦牛奶銷售契約,全美牛奶銷售契約約有10個(多為跨州契約)。美農業部設定牛奶加工廠每月應支付給奶農的一級液態奶最低價格,防止加工廠對奶農施加非競爭性的影響,建立和維護市場秩序,保證奶農合理的最低價和消費者安全衛生充足的牛奶供應,并防止牛奶供應不足或剩余時引發價格波動。上述三種措施的實施,維護了乳制品市場的穩定。
4、用現代科技降低流通環節損耗。一是選用優良耐儲存的保鮮品種,使農產品質量得到保證,如西紅柿和葡萄品種;二是采用先進的保鮮技術,延長保鮮期;三是建立完備的冷鏈,新鮮產品收獲即進入冷鏈冷藏儲存,直至銷售給消費者始終不離開冷鏈;四是建立健全物流網絡,通過發達的交通和倉儲網絡,新鮮農產品能很快從產地運送到零售商店和消費者手中。得益于現代科技的發展和較低的流通成本,美國能利用有利的自然和氣候條件,推行農產品特別是新鮮產品的區域化和專業化生產,并實現農產品跨區域大流通。如佛羅里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是新鮮蔬菜最大的兩個生產州,加利福尼亞州還大量生產加工用蔬菜(特別是西紅柿),而中西部以北的州(密歇根、威斯康辛和明尼蘇達)則大量生產罐頭用豆類和甜玉米,西北部的州(華盛頓、俄勒岡和愛達荷)以及紐約州主產冷凍蔬菜和馬鈴薯。
5、市場開發和促進。美聯邦政府一般不從財政上資助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美農業部從兩方面參與和支持市場開發:一是與州政府合作進行市場可行性研究和市場設計;二是提供小額贈款和技術支持,幫助小型農場和企業開發市場,完善現有銷售體系。2012年,該部通過市場完善計劃和農民市場促進計劃,提供了約630萬美元的贈款。
農產品批發市場通常由州(市)政府、商業銀行、農民合作社或個人出資建設。管理形式也較為多樣,根據資金來源的不同,個人、合作社、州(市)政府等主體在管理中發揮的作用也不同。如馬里蘭農產品批發市場實行政府管理方式,但密歇根一些市場卻采取城市所有、私人非盈利機構進行管理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