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電話:400 059 2068
手機(微信):18129918580 13392192523
地址: 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南聯社區龍城大道31號金地凱旋廣場4棟3502
網址:hncym.cn
一、現代農業的基本含義
(一) 現代農業的概括
20 世紀 50 年代,現代農業被概括為“四化”,即機械化、水利化、化學化和良種化。20 世紀 80 年代初,現代農業被概括為“三化”,即農業基本建設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現代化和農業經營管理現代化。由于把原先的“四化”同生產技術相關的內容簡稱為農業生產技術現代化,所以與第一個現代農業的概念相比,增加了基礎設施和經營管理的內容。20 世紀 90 年代中后期,現代農業被概括為“六化”,即農民生活消費現代化、農業經濟結構現代化、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農業科學技術現代化、農業經營管理現代化和農業資源環境現代化。與第二個現代農業的概念相比,增加了農民生活消費、農業經濟結構和農業資源環境的內容。由此可見,我國學術界對現代農業的認識是逐步深化的。
(二) 現代農業的特征
在理論上,現代農業是針對傳統農業提出來的。農業經濟學界是根據資源配置的特征來界定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其中,傳統農業是追求產量( 或效用) 最大化的農業,它的資源配置特征是投資到邊際產出( 或效用) 為零之處; 而現代農業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農業,它的資源配置特征是投資到邊際投入等于邊際產出( 或效用) 之處。在現實中,傳統農業的主要類型有兩種: 一種是以精耕細作為特征的傳統農業,另一種是以廣種薄收為特征的傳統農業。現代農業的主要類型也有兩種: 一種是以化學品替代土地為特征的現代農業,另一種是以機械替代勞動為特征的現代農業。前一種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是土地資源相對稀缺的地方的主要情形; 后一種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是土地資源相對豐富的地方的主要情形。
中國是土地資源相對稀缺的國家,所以在傳統農業階段傾向于精耕細作,在現代農業發展階段又傾向于用化學品替代土地。化學農業的推廣使農產品產量得到極大地提高,但是化肥、農藥和農膜的過量使用,又影響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造成了生態系統惡化和環境污染,進而影響可持續發展。2010 年完成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顯示,農村排放的化學需氧量占全國的 43%,總氮量占全國的 57%,總磷量占全國的 67%。這幾個數據表明,農業已經成為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這樣的現代農業進程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狀況并不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特征。100 多年來,世界各國發展現代農業的道路并不相同,但發展的結果卻有很大的相似性,即農業增長對土地、勞動力、水資源的依賴性逐漸下降,對資本的依賴性也逐漸下降,技術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越來越大,成為衡量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由于農業發展越來越依賴于技術進步,所以不僅農業資源稟賦豐富的國家( 例如美國、加拿大) 能夠具有發達的農業,而且農業資源稟賦不豐富的國家( 例如以色列、荷蘭) 也能夠具有發達的農業。
(三) 現代農業的演進
毋庸諱言,現代農業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主要是追逐短期利潤最大化而濫用化肥、農藥等,導致資源耗竭、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和農產品質量不安全等問題。然而,我們必須客觀公正地評價現代農業,不能根據這些暫時存在的問題而否定現代農業。第一,現代農業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如果說目前的現代農業通過工具革命實現了機械動力對畜力、人力的替代,通過要素革命實現了無機物對有機物的替代,那么繼起的現代農業將通過技術革命( 主要是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 實現無形要素對有形要素的替代,實現農業資源深度開發、農業生態系統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三者的有機統一。
第二,繼起的現代農業的出現絕不意味著目前的現代農業已經一無是處,必須壽終正寢了。繼起的現代農業和目前的現代農業有很大的相容性,它實際上是現代農業的升級版,所剔除的是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出現的矯枉過正的內容。第三,繼起的現代農業決不是現代農業的終結版。它在發展過程中同樣有可能隱藏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隨著這些問題的暴露,又會針對新的問題開展更高層次的創新,以剔除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新出現的矯枉過正的內容,并形成更高版本的現代農業。
二、繼起的現代農業的特征
簡略地說,繼起的現代農業是能夠適應農產品需求結構變化而及時做出調整的農業,是能夠保障農產品供需總量平衡的農業,是能夠消除已經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的農業。第一句話的意思是,繼起的現代農業能夠根據農產品需求結構的變化調整生產結構,而不會片面強調所謂的資源比較優勢。第二句話的意思是,繼起的現代農業能夠根據供需總量平衡的原則配置資源,而不會片面強調高附加價值化、利潤最大化和有機化。第三句話的意思是,繼起的現代農業能夠為了長期利益、全局利益而適當放棄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以確保它對資源、生態和環境施加的壓力不超過它們各自的承載力。
(一) 新的產業體系
初級的現代農業大多是以種植業為主的,繼起的現代農業是以養殖業為主的。例如,發達國家的食品工業原料的 80% 來自養殖業,15%來自水果蔬菜,只有 5%來自谷物。從長遠看,中國是不可能成為例外的,所以不宜以中國國情特殊為理由否定這個過程、排斥這個過程,而要循序漸進地推進這個過程。
在初級現代農業中,種植業是以谷物生產為主的,而在繼起的現代農業中,種植業包括口糧生產、飼料生產和牧草生產三個部分。傳統種植業只關注食物生產而不區分口糧與飼料糧,初級現代農業形成了包括口糧和飼料糧兩類糧食的生產結構,而繼起的現代農業,形成的是包括口糧、飼料糧和牧草的生產結構,即它通過種植豆科牧草獲得蛋白質飼料,彌補谷物飼料的蛋白質不足。牧草生產的出現有三個原因: 第一,常年生長的牧草( 紫花苜蓿的生長期為 25 年,三葉草為 20 年,禾本科的黑春草為 7 ~10 年) 與生長期僅為幾個月的農作物相比,光合效率更高,合成的生物量更多。據統計,豆科牧草的單位面積蛋白質產量是谷物的 5 倍至 10 倍。所以,從 20 世紀 50 年代起,種草的國家越來越多。荷蘭、法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50% 以上的耕地用于種草。即使是出口谷物最多的美國和加拿大,牧草種植面積也高達 40%。2001 年,美國有 219 萬農戶,其中種草養牛農戶 123 萬,占 50%以上。1997 年,荷蘭種草養牛農戶 60 283 戶,占農戶總數的 65%。2009 年,美國牧草種植面積為 2 435. 4 萬公頃,產量 1. 52 億噸; 青貯玉米種植面積為 241. 4萬公頃,產量 1. 12 億噸; 加拿大牧草種植面積為 737. 9 萬公頃,產量 3 043. 2 萬噸。2008 年,國際牧草產品貿易量為 694. 40 萬噸,貿易額 22.89 億美元,比 1962 年增加了近 87 倍。第二,牧草耐旱節水,可以在 200 ~300 毫米降雨量的半干旱地區種植。這些氣候條件不適宜種植谷物的地方,卻適宜牧草生長和牧草的收割、翻曬等,種植牧草使這些地區的農業比較優勢得到了發揮。第三,多年生牧草是保持水土的理想作物。美國的調查表明,在坡度為 5 度的坡地上,白茬地每公頃年土壤流失量為 7噸,一年生作物流失量為3. 5 噸,人工林為0.9 噸,多年生牧草為0. 02噸。
循序漸進地推進這個過程,提高糧食生產分工的專業化水平,對中國顯然是有利的,所以不宜以中國國情的特殊性而否定這個過程或排斥這個過程。
(二) 新的技術體系
農業技術要從目前的勞動密集、土地密集、資本密集三個特征拓展為包括技術密集和信息密集的五個特征。為此,要加快包括新的動植物品種獲取技術、新的細胞和蛋白獲取技術等的創新。例如,利用胚胎移植和分割技術,使一頭母牛一年繁殖 80頭小牛,一頭母豬一窩產出 30 頭小豬,使占地 1 畝的溫室每天生產 300 多千克的蔬菜。要加快衛星定位遙感和生物自動管理等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對農產品生產和農業生態系統進行有效監測,使作物營養的供給與作物的營養需求在數量上和時間上都高度匹配,并將化肥和農藥的用量控制在環境可承受的范圍內,一方面有效地實現農產品供需的基本平衡,另一方面有效解決資源耗竭、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
以物種間的基因轉移和重組為內容的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的發展,會極大地拓展生物種質資源,實現對雜種優勢的利用,但這種最大限度地簡化復雜的生物演化過程的創新也有可能出現偏差,造成難以應對的突發性災難的風險。對此,不能因為這種風險的存在而排斥這條新的技術創新路線,所需做的工作是建立控制其風險的快速反應機制,一旦發生風險,能夠盡快地使之化解。
(三) 新的政策體系
所謂新的政策體系,就是將瞄準農民收入、農產品數量安全、有形服務的政策體系拓展為瞄準資源、生態、環境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無形服務的政策體系。首先,要多補具有乘數效應的公共品、少補不具有乘數效應的私有品。具體地說,就是把重點放在農業技術研發上,同時將目前按行政區劃配置農業研發資源的體制,改為按農區類型配置農業研發資源的體制。第二,要多補具有長期效應的投入品,少補只有短期效應的投入品,逐步將目前補貼對資源、生態、環境施加負面影響的化肥、農藥、地膜和不利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的政策,調整為補貼有機肥、生物農藥、可降解地膜、無副作用的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的政策,促進它們對常規化學品的替代,使化肥、農藥、地膜的使用趨于合理。第三,要多補提供無形服務的生態系統,少補提供有形服務的經濟系統。具體地說,就是要把政策的重點從追求局部經濟利益最大化和解決“近渴”的策略,拓展為追求整體利益最大化和解決“遠渴”的策略。
三、繼起的現代農業的發展策略
有人認為,我國農業出現的各種問題是農民不珍惜土地造成的,而農民不珍惜土地的主要原因是土農地產權不清,并根據發達國家的農業狀況,提出了通過土地私有化解決農業問題的建議。筆者認為,把發達國家農業發展的成功簡單地歸結為土地私有化,顯然是失之偏頗的。
其實,土地私有化并不能解決農業環境問題。例如美國,它在建國初期實施的把土地分給個人的土地政策,吸引了一批批懷著“美國夢”的移民。由于恢復地力的費用比購買新的肥沃土地費用高得多,農民采取了拋棄舊土地購買新土地的策略。美國西部降水量少,蒸發量大,被撂荒土地日積月累的退化,釀成了美國西部歷史上持續 10 年的沙塵暴。鑒于此,美國政府將向個人分配公有土地的政策改為土地資源保護政策。根據《土壤保護和國內配額法》( 1936 年) ,凡是把種谷物、棉花、煙草等“消耗地力的”作物的土地轉為種豆科作物和牧草等“增強地力的”作物的土地,政府發給每英畝平均 10 美元的補貼,把土壤保護和控制生產有機結合起來。政府一方面以現金、物資和服務等形式承擔農場主一半的水土保持成本; 另一方面為農場主應用各種先進的耕作方法提供技術援助,鼓勵農民參與農業保護計劃,減少農耕造成的土壤侵蝕。把年齡在 18 ~25 歲之間的失業青年組織起來,成立民間資源保護隊,參加防護林帶、國家公園等工程的修建。聯邦政府購買了被沙暴嚴重破壞的約 243 萬公頃土地,進行綜合治理。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仍存在著化學農業造成的嚴重的環境問題,卡爾遜根據這些問題寫出了《寂靜的春天》一書。針對這些問題,美國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根據美國《農業法》,對自愿實行休耕的地塊予以補貼; 通過各項政策補貼,引導生產者遵守相關的資源保護要求。運用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和農場耕地的土質、雜草、肥料和產量圖等信息推行精確農業,使作物得到生長所需的養分,為農民帶來效益,對環境減少負面影響。由此可見,無論是粗放經營問題的解決,還是化學投入品問題的解決,主要是政策干預的結果,而不是土地私有化的結果。
(一) 統籌協調的策略
現實當中存在忽視目標之間沖突的傾向性。比如,有人認為只要發展生態農業,就可以同時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環境效益最大化; 只要提倡生態文明,就可以同時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循環利用、經濟高效。其實,各種目標是不可能同時最優化的,科研人員和政府決策者的主要任務是妥善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使它們相互包容、相互兼顧。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出臺各種解決濫用生態資本行為的政策,才能把自然資源和生態資本的利用控制在適度范圍內,才能為整體利益和長期利益而適當放棄一點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
1. 統籌協調經濟目標、生態目標和環境目標的關系
生態農業是仿照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互適共生、互容共存和互利共贏三個特征的農業。其中,互適共生是指相互適應、和諧共生; 互容共存是指相互包容、和睦共處; 互利共贏是指相互讓利、和衷共濟。所以,發展生態農業確實是解決化學農業造成的一系列問題的重大舉措。然而,生態農業是經濟、生態、環境綜合效益最大化的農業,而不是能夠同時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最大化的農業。
農業不僅是發展二、三產業的基礎,更是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農業作為一個具有顯著的外部性的產業,必須妥善處理好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關系,近期與長期的關系,局部與整體的關系,用地和養地的關系,而不宜片面強調經濟效益,尤其是近期和局部的經濟利益。比如,大豆的根瘤菌每年每公頃可固定 90 千克氮,倘若能夠適當地放棄一點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就可以將種植大豆作為減少施氮肥量的有效措施。倘若不放棄農產品產量最大化和農業收入最大化的追求,生態農業是難以健康發展的。當然,諸如此類的措施的推行,需要生態補償政策與其配套。
2. 統籌協調各種生態系統的關系
廣義農業生態系統包括農田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相比較而言,農田生態系統的集約經營水平最高,追加投入的邊際產出相對較低,而草原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的集約經營水平相對較低,追加投入的邊際產出相對較高,在優化資源配置的政策引導上,不宜僅僅把眼光盯在耕地上。
3. 統籌協調國內資源和國外資源的關系
農業是水土資源密集型產業。通過國際貿易增加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的供給源,有利于提高我國農產品和糧食供給的穩定性,也有利于降低國內農業生產對水土資源的壓力。所以,考慮農產品和糧食供需平衡必須統籌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關系,不宜僅僅把眼光盯在國內資源上。以世界歷史上確曾出現過的糧食禁運為依據,強調提高國家糧食自給率的重要性,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采用這種做法會使農業缺乏比較優勢的國家為了增產而發放生產補貼,使農業具有比較優勢的國家為了減產而發放休耕補貼,這種做法顯然不符合互利共贏的生態文化。
4. 統籌協調食物生產和消費的關系
農產品生產管理和消費管理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從改進收割機械、倉儲設備和倉儲技術等方面入手,減少生產、倉儲中的食物損耗; 要從創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理念入手,減少鮮活農產品的運輸距離,減少其在物流過程中的損耗和能源消耗; 要從普及食品營養知識入手,消除大米過精、面粉過白和油色過淺等既影響國家食品安全、國民身體健康,又增加成本、能耗、污染的問題; 要從素質教育入手,消除食物消費中的奢侈和浪費等行為。
(二) 循序漸進的策略
針對嚴重的農產品質量問題,有人提倡應大力發展有機農業、高附加值農業。一般而言,有機農產品的產量較低,生產高附加值的優質農產品所需的資源和能源更多。至少在現階段,我國還不具備大規模發展有機農產品和高附加值的優質農產品的資源條件。當務之急是設置農產品的市場進入門檻,強化農產品市場管理,盡快使所有農產品都合乎無公害農產品的標準,以保障全體國民的食品安全。隨著經濟的發展,高端農產品市場會逐步發育起來,我們應該樂見其成,但發育高端市場是市場機制作用的結果,不是政府的責任。
(三) 結構調整的策略
1. 將飼料糧作為獨立的生產內容
目前,全國玉米種植面積有 2 000 萬公頃,總產量的 70% 以上用作飼料,若將其中一半專門種植飼用玉米( 高賴氨酸、高油玉米和青貯玉米等) ,既可緩解牲畜飼料不足,又可提高種植玉米的經濟效益。
2. 逐步推進豆科牧草生產
我國有 0. 6 億公頃中低產田,若用于生產豆科牧草,既能改善飼料結構,又能改善土壤肥力。牧草對不良天氣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其生長受土地資源條件的限制較小,且營養豐富,適口性好,產量穩定。
牧草作為新興產業,應走規模化、區域化、產業化之路。要把產前、產中和產后所有環節組成一個有機整體,促進牧草與飼料生產一體化,形成完善的服務體系。
3. 在天然草地上撒播草種
據調查,在天然草場上撒播草種,可提高產草量 20%。我國有 60 億畝草場,其中一部分可以采用該措施。由于總量大,增產 20%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是非常大的。
(四) 制度創新的策略
要在不斷加強技術創新的同時,開展制度創新。一是從生態教育入手,使億萬農民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態意識,形成合乎生態要求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生態文明的逐步實現。二是將生態文明理念內在地體現在法律制度、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之中,全面消除高投入、高污染的生產方式和高消費、高浪費的生活方式等導致生態危機的根源。三是制定農業技術規程,開展生產技能培訓,逐步實現農業技術操作的規范化、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