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住建部等13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發布
根據《行動計劃》,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指的是,在居民“家門口”即步行5至10分鐘范圍內,優先配齊購物、餐飲、家政、快遞、維修等基本保障類業態;在居民“家周邊”即步行15分鐘范圍內,因地制宜發展文化、娛樂、休閑、社交、康養、健身等品質提升類業態。《行動計劃》提出,聚焦補齊基本保障類業態、發展品質提升類業態,優化社區商業網點布局,改善社區消費條件,創新社區消費場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將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按照計劃,到2025年,多種類型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將在全國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全面推開,形成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服務優質,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規范有序、商居和諧的便民生活圈,服務便利化、標準化、智慧化、品質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對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支撐作用更加明顯,居民綜合滿意度達到90%以上。《行動計劃》提出了“系統謀劃設計,優化社區商業布局”“改善消費條件,豐富居民消費業態”“創新消費場景,增強多元消費體驗”等5個方面的行動重點。圍繞改善消費條件,豐富居民消費業態,明確提出在居民“家門口”(步行5~10分鐘范圍內),優先配齊購物、餐飲、家政、快遞、維修等基本保障類業態,引進智能零售終端,讓消費更便捷。在居民“家周邊”(步行15分鐘范圍內),因地制宜發展文化、娛樂、休閑、社交、康養、健身等品質提升類業態,讓消費更舒心。重點發展“一店一早”。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社區超市)進社區,并鼓勵其搭載代扣代繳等便民服務;構建多層次早餐供應體系,增加網點密度,豐富早餐品種,保障居民“吃得好”。補齊“一菜一修”。支持菜市場(菜店)標準化、智慧化改造,拓展服務業態,提升環境、衛生和質量,促進放心消費、惠民消費;規范有序發展集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于一體的社區工坊。服務“一老一小”。鼓勵按照適老化標準建設改造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各類消費場所應保留現金、銀行卡等傳統支付方式和面對面人工服務;發展嵌入式、標準化的托育機構和托育點,提供托育平價服務。
▲中科深信案例:勤業五星市集內設置居民休息區
圍繞創新消費場景,增強多元消費體驗,提出改造傳統商業載體,拓展特色餐飲、生活零售、文化休閑、兒童娛樂、運動健身、社區食堂等服務功能;發展新型商業模式,支持凈菜進社區、進超市,發展“中央廚房+冷鏈+餐飲”模式,提升預制菜產品質量品質;激發服務消費活力,促進健康消費,鼓勵社區規范開展促消費活動,繁榮社區商業;促進融合協同發展,營造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場景。▲中科深信案例:蘇州雙塔市場配備餐飲、評彈、書店等業態圍繞推動技術賦能,提升智慧便捷水平,強調推廣先進技術,推動商品、門店、會員及供應鏈數字化,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效率,降低綜合成本,提升數字化體驗;構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務平臺,挖掘消費潛力,推廣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網點動態地圖、“小修小補”便民地圖,引導更多點位“進圖”,讓居民“找得到”。在保障措施方面,《行動計劃》特別強調,優化營商環境,優化企業開辦服務,推廣電子證照應用;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外,不得要求企業必須在某地登記注冊,不得為企業跨區域經營或遷移設置障礙,不得以是否在當地設立法人主體為條件對企業差別對待;培育一批“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適當給予政策和資源支持,鼓勵其做大做強,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科學布局移動商業服務設施,規范“小修小補”等業態經營行為,提升治理精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