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納入珠海市十大民生實事項目。珠海全市農貿市場經過三輪共155家次升級改造,面積超13萬㎡,財政投入超1.5億元,帶動4億元社會資金投入,改造后市場煥然一新。硬件設施更加完善,地面、臺面、墻面、天花板等硬件設施應添盡添、應修盡修、應換盡換、應補盡補,食品安全等宣傳標識和電子屏幕醒目顯眼。
2022年作為省民生實事推進。珠海市成立市農貿市場規劃建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分管副市長作組長,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和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主要負責同志作副組長,18個相關單位分管負責同志作成員。牽頭部門周密部署、統籌規劃,相關部門協同配合、扎實工作,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全力推動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保質保量、按期推進。
運用信息監管系統強化日常監管。充分運用“廣東省商品交易市場信息監管系統”,建立完善全市88家農貿市場的主體數據庫。利用信息監管系統的綜合監管、統計分析、信息服務管理等6大模塊,可查閱市場內4127家經營者信息,強化對經營者的日常監管,提升農貿市場監管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強化食用農產品溯源。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推進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實現食用農產品產地來源、商戶信息、檢測結果“一碼追溯”。全市統一使用“廣東省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管系統”,88家農貿市場(含6家批發市場)及1家農產品物流園,共計6362家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共上傳進銷貨單162537條,實現食用農產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運用“互聯網+監管”提升監管效能。主城區35家市場推行“互聯網+監管”,以“實時抓拍+問題推送”模式大幅提升監管效能。“互聯網+快檢”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可視化監管快檢過程,進一步規范快檢行為,跟進快檢任務完成進度,提高快檢問題產品發現率,提升快檢監管效能。
推廣“互聯網+農貿市場”管理模式。拱北市場、龍興市場等市場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建設集電子追溯、智慧支付、經營業務、信息發布、移動管理、質量追溯等于一身的農貿市場智慧監管系統。促進市場線上線下融合,鼓勵和扶持農貿市場對接電商平臺或網絡商城,朝陽市場、白藤頭水產批發市場在抖音、小紅書、微信公眾號上直播帶貨、短視頻引流,助推優質農產品銷售,增強農貿市場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