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智慧農貿市場概念出現以來,全國一些走在農貿市場改造前沿的地方政府也在不斷的探索如何讓當地的農貿市場能夠順利轉型,最終找出一條能夠普遍適用于各大農貿市場的改造之路。而對于一些缺少智慧農貿市場改造經驗的地區來說,更是在如何讓農貿市場改造在痛點上“犯了難”! (一) 農貿市場最主要的改造痛點是什么?
痛點一:農產品溯源難實現
為保障我國老百姓食品安全,實現“舌尖上的安全”,根據國家最新修訂發布的《食品安全法》來看,建立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已成明文規定。因此各地區政府在農貿市場改造中必須要將溯源體系放在智慧化改造中的“第一位”。
痛點二:農殘留藥物檢驗不清楚
現今是農殘留藥物檢驗泛濫的時代,不少消費者寧愿買長相一般或者較差的農產品,也不愿意去買“賣相好”的農產品,歸根結底就是覺得田地里長出的農產品不可能會有這么好的賣相,這捆白菜葉子完整無缺肯定是打了很多農藥,這只雞長得這么大肯定是打了很多激素。對于市場方來說對市場內進行藥物檢驗不是難題,關鍵是對這些信息的集成與公示做不了,消費者只能“蒙在鼓里”。
在農貿市場改造逐漸成為一種農貿市場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后,目前已經有不少地方政府在針對農貿市場改造痛點上積累了一些經驗。例如最近廈門市農貿市場又有了新規范即將發布。
改造痛點一:溯源智能秤系統+溯源二維碼
據中國食品安全報報道,廈門市政府單位起草并通過了《廈門市標準化農貿市場溯源體系建設規范》, 按照文件要求,農貿市場都要配備農產品溯源監管系統、追溯節點系統。同時還需要提供“農產品溯源二維碼”供消費者掃描查詢。即以智能追溯秤和軟件系統為載體,讓農產品交易信息、檢測信息透明可追溯!
改造痛點二:農產品檢測檢驗記錄系統+顯示屏公示
而根據浙江龍灣區出臺的《智慧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規范》,可以得出該地區通過在市場場所外、經營場所通道上方設置顯示屏,讓老百姓對菜品檢測信了解更方便。
食有源,方能心安!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農貿市場實現農貿市場智慧化改造,我們不只是為了響應政府的農貿市場改造機會,而是讓每一家傳統農貿市場主動擁抱智慧農貿市場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