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電話:400 059 2068
手機(微信):18129918580 13392192523
地址: 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南聯社區龍城大道31號金地凱旋廣場4棟3502
網址:hncym.cn
中國式的農業滯銷悲劇,從來不會因為政府關注、媒體報道或者公益售賣而停止。
只有自救。
人性是貪的,而且國人喜歡走捷徑,別人能賺錢的跟著做就得了。很多產業夢都是被一擁而上的人群擠碎,尤其是從業者眾多、文化水平還不夠高的農業。
云南瑪卡
2月23日,昆明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里,瑪卡商販制作瑪卡干片。在過去數年內,瑪卡曾經一度瘋狂,優質的瑪卡干片價格上萬,鮮果價格也沖過百元。如今瑪卡鮮果每公斤只要7至10元就可以買到。這和去年3月中旬每公斤100多元的鮮果價格相比,跌幅近9成。
▼昆明交易市場中的瑪卡
中國紅棗
年前曾傳出,山西大棗滯銷,掛在樹上無人問津,變成了當地山羊的口糧。這個還好理解,紅棗產業正在從原來的河南、河北、山西,往新疆、陜西轉移,相對來說西北的棗品質更好,能賣的價格更高。
但是,一晃眼幾年過去了,新疆的棗又好到哪里去了?!
曾經的新疆棗農喜歡囤貨,囤到紅棗價格漲到一個自己心理預期的水平的時候,再出手。但是這幾年,他們發現價格越囤越低,去年的棗子還沒賣掉,今年的棗子就要上市了,有的甚至存著前年的棗子。苦不堪言!
▼山西一地的紅棗
▼新疆一地的紅棗
在滯銷產區中的企業,就更難受。棗子在庫里換不成現金,銀行催著還款,無奈只能從民間借高利貸來做過橋,本來就不高的利潤,幾乎都被高利貸賺走了。如果銀行借貸一旦收緊,公司借不出下一筆資金,那就是雪上加霜了。
這樣的例子全中國遍地都是,傳統產區在滯銷,新型優質產區也滯銷!請問: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
農產品的最后一道防線——規模!
首先,我們來看農產品的消費。在一定的區間內,它是有一定的彈性的。比如現在的紅棗便宜了,一般家庭購買食物的時候會多買點紅棗,少買點其他,這就擴大了消費。
但是農產品的消費彈性是有限的。很簡單,再窮的家庭,也不能天天吃紅棗,頓頓吃紅棗吧。所以在一定時間內,農產品的消費量是固定的。
然后,我們再來看供應端。一般的棗樹5年就可以進入產果期,8年進入盛果期,而如今就是當年新疆政府大力鼓勵種下去的紅棗開始大量上市的時候。大量的紅棗像洪水一般的涌來,誰也擋不住價格滑鐵盧,政府也絕對擋不住。
任你再鼓吹一天三顆棗,任你再9塊9包郵,哪怕你把刀架在消費者脖子上,他們也吃不下這么多棗啊!
▼江西一地的柑橘
▼陜西一地的油桃
不顧市場端,盲目引導農民種植
反觀國外,一個產業都由一個行業協會來統一協調,一邊通過市場宣傳擴大產品需求,或者導入深加工,形成產品輸出的組合,一邊有克制有計劃地引導生產,兩頭循序漸進、相輔相成。體系內,需要擴產,需要嚴格的申報審核,根據來年預期的市場容量來指導生產。
通過品種、地理氣候、文化,形成農產品的獨特性;通過統一的公共品牌建設,形成消費者的認知,從而擁有產品定價權;再通過規范產品標準、制定生產計劃,把這種定價權能力傳導到農民和經營主體手上。
單純靠補貼去引導生產,拿種了多少畝,產了多少噸做政績,以為這個就是三農政績,無疑等于拿農民的未來開玩笑。
無奈,國內的行業協會都抓在zf手上,但少有人盡得其這個責任。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一旦出現大面積滯銷,媒體不是該大肆渲染人文關懷,而是第一時間質問職能缺位!
▼福建一地的荔枝
▼海南一地的西瓜
農產品不是工業品,不是規模越大、品質越高、成本越低
商業的利潤,來自于壟斷,或者相對壟斷。簡單理解,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從成本的角度來看——
工業企業的壟斷,靠技術,靠規模,靠大規模形成的成本優勢,把小企業擠出市場,從而形成自身壟斷;而農業企業卻不是如此。
農業有一個天然的大背景:
你的身邊有一群農民,他們搞農業生產根本不計自己的人力成本,他們的違法成本很低,他們還受政府保障。所以在成本這件事面前,你根本沒有任何優勢。
從品質的角度來看——
精致的農產品一定是有一個適中的規模,因為它需要精細化的管理。動植物畢竟是個活物,它們不像機器,你只要給電添油,它就給你沒日沒夜地干。
只要是活物,就有生老病死。考察農企這些年,我發現能把產品做好的基地,都是把農作物當孩子來照料的,懂他們的規律,甚至懂他們的脾氣。
這樣的特點,決定了優質產品基地不可能規模無限大。
從風險的角度上來看——
規模越大,抗風險能力越弱。
當下國內的農業,除極個別品類意外,大部分還是靠天吃飯的。一旦有個異常天氣,就像去年冬天的寒潮,規模小的農場還能搞點措施補救一下,規模大的話,你就等著哭吧!
說句更要命的:你就是找得到辦法,也找不到足夠多給你來干活的人!
把什么都攬在手里面的農企,抗風險能力是極弱的,沒有保險公司保護你,更沒有政府保護你,一旦市場有個風吹草動,量小的大不來放血離場,量大的估計只能割肉跳樓。
▼滯銷的葡萄
▼滯銷的辣椒
在輕模式和重模式之間,農企必須收收心
細心的朋友,或許觀察到:溫氏,大北農,新希望在養殖上進行嘗試的,是一種與農戶捆綁的輕模式生產模式。
企業提供種苗,控制產品所有權,包括土地、地上作物,還有投入品、產品標準、技術投入;農戶作為種養殖勞動力進行承包,并制定相應方式激勵;產出后,企業按照標準篩選,然后統一出售。
這種模式說重也很重,說輕也輕。但至少它讓企業與農戶進行了風險分攤。
忘了說,大家熟知的褚橙基地,也是通過這種方式管理。一對夫妻,管理幾十畝,無論是管理水平還是抗風險能力是最高的。
做農業必須認清的一些事實!
做農業企業的,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站在一個8億農民的大背景下,從事商業活動。
你不是孤立存在的!
適度的規模是產業前期的準備,為的是形成初期優質產品,以及產品背后的標準。
但我從不認為,新農堂的在座,你們的企業的未來,在于你流轉來的那一畝三分地。如果僅僅是那樣,勸你趁早別干了,因為帳可以算得很清楚,你不可能掌握定價權,你也不可能掙到什么錢。
中國傳統農業的落后,落后在散亂小,沒有秩序,沒有標準,這是問題也是機會;中國農業的前景,在于不同品種、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集合而成的不同原產地的潛在定價權,不用你拼死老命、無休止地研發技術,這種壟斷性天然在那里。形成了定價權,那就是躺著掙錢的事,可以把事業做得很長久。
但是在你掌握定價權之前,產地該滯銷的還是會滯銷,而控制規模就是控制你的自救底線。
來源:新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