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電話:400 059 2068
手機(微信):18129918580 13392192523
地址: 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南聯社區龍城大道31號金地凱旋廣場4棟3502
網址:hncym.cn
最近,杭州翰林農貿市場用書香氣代替了魚腥味,不僅可以買菜還能買到書,在網絡上引發了大量討論,網友們紛紛表示:“腦回路真大”。
翰林農貿市場由老市場改造而來,一掃往日的臟亂差,還多了一個圖書角和“想象力店鋪”,供來買菜的消費者休息、閱讀,讓市場多了書香雅味,與“翰林”之名相互呼應。
近幾年,全國各地的農貿市場有許多新的農貿形態在探索中悄悄發芽生長。農貿市場作為一個母體,究竟可以孕育出怎樣的可能性?假如把農貿市場倒空,這里有三個農貿市場未來填充方向,值得我們探索和思考。
社區綜合服務方向
打造鄰里生活服務綜合性市場
滿足社區社交和便利性需求
最近圈內有個熱詞叫“社區商業”,算是舊物受新寵。為什么說是舊物,因為最早的一批實體店就是從住宅區樓底下開始蓬勃發展的,而后才慢慢有了大型獨立的商業綜合體。
現在重提振興社區商業,不過是抓住了互聯網時代人們對于便捷性消費和社交體驗消費的巨大需求。
社區商業具有體驗性、社交性、便利性特征,農貿市場是社區商業主體形態之一,于是搖身一變,菜市場變成了“鄰里中心”。
鄰里中心是新加坡的舶來品,其實質是集合了多種生活服務設施的綜合性市場,滿足多元的社區消費需求。
那么作為綜合性服務場所,都有哪些業態服務是可以滿足周邊居民便利性需求的呢?例如,菜市場、社區醫療、市集活動、餐飲、教育培訓、洗衣、電器維修等服務。
媒體宣傳合作方向
借助農貿市場高人流量
成為品牌宣傳陣地
正如開篇所介紹的杭州翰林農貿市場,借由菜市場的高人流量特征,通過空間的應用,自帶廣告光環,發揮菜市場人流量優勢,有很多切合的內容可以填充。
去菜場買菜的主流消費群體無外乎家庭主婦、家中負責日常飲食的中老年人。他們想看到怎樣的產品和活動呢?
例如,實用的小件家具、廚房用品、家庭裝飾產品等營銷海報。花卉個性化定制、周末親子游、美容美發優惠券、兒童興趣班免費體驗課、母嬰用品APP可以吸引主婦的注意力。對于老年人,營養保健產品、旅游產品廣告等會更有吸引力。
還有一些公益廣告,例如環保主題、傳統節日主題、食安主題等,與菜場場景融為一體,不僅可以起到拔高菜市場形象的作用,還能為菜市場增添活力和人氣。
農貿市場對外來營銷創意合作保持開放,同時要做的是,保持較高的人流量優勢,打響自身在當地名氣,合作機構才會主動尋求,吸引廣告主入駐。
培育新農人方向
打造新農人眾創空間
為新農人提供信息互通平臺
隨著一二線城市就業壓力和生存壓力的飆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選擇返鄉創業。這群返鄉創業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是“農二代”高文化素質青年,自覺選擇農業,承包山林或者田地,進行蔬果種植。
安徽省宿縣王小兵是一名85后創業青年,在上海做過10年辦公室白領,各種機緣返鄉創業,包了50畝地種起了西瓜和有機蔬菜。
對于做過營銷的他來說,現在不缺客戶,但他也很希望入駐菜場或者和菜場的商戶合作,從批發走向零售。
最近幾年農業圈有個概念叫“新農人”,多指有文化、高素質的青年農業從業者。王小兵就是典型的“新農人”,他們的產品如何與零售端的對接是需求所在。
而對于重新開張的農貿市場來說,在招商環節,優選自產自銷的商戶入駐,是出于消費者需求和經營風險考慮。自產自銷商戶具有蔬菜成本更低,一手貨更新鮮、有機種植等特征,能為農貿市場帶來更大的人氣。
農貿市場作為眾創空間,能夠為王小兵等“新農人”提供了返鄉創業的發力空間。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農貿市場成為新農人的眾創空間,他們或合作交流,或競爭:你種有機西瓜,我種富硒南瓜。你寫著有機蔬菜的大字給顧客看,我就拍種植基地的照片放在顯眼位置。
對新農人來說,農貿市場是一個販售場所,更是一個收集對手動態和消費者需求的信息平臺,是農產品營銷和農業生產經營的交流平臺。
新農人在農貿市場進行信息互通,發揮“鯰魚效應”,最后受益的是老百姓,能吃到更健康、更多樣化的食材。
如何將農貿市場搭建成消費者、創業者和市場方互利共贏的好平臺,還需要更多探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