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電話:400 059 2068
手機(微信):18129918580 13392192523
地址: 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南聯社區龍城大道31號金地凱旋廣場4棟3502
網址:hncym.cn
升級后的南湖綜合生鮮市場干凈整潔。 長江日報記者吳曈 攝 |
8月28日,一名市民在創億農智慧菜場的信息屏上察看優惠信息。 長江日報記者史偉 攝 |
武漢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進入沖刺期,不少市場已“改頭換面”重新投入經營。28日,長江日報記者探訪洪山、漢陽多家已完工市場,環境整潔、過道寬敞成為標配,除了加裝智慧管理系統,不少市場還免費提供制冰機、老花鏡等人性化服務。
創億農生鮮市場:
3.0版農貿市場菜品溯源隨時可查
28日一早,洪山區首個3.0版農貿市場——創億農生鮮市場正式開業。該市場位于書城路大華家園小區門口,市場原來在二樓,為了方便居民買菜,新市場改建在原址樓下。“來買菜的大部分都是附近的中老年居民,多年以來上下樓不方便,現在大家買菜不用爬樓梯了。”市場總經理郭杏安說。
創億農生鮮市場經營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對照3.0商超化標準逐一改造完成。進入市場內部,一塊懸空的大屏幕映入眼簾。上午9時許,開張不到半天,記者看到,屏幕上已記錄800余次交易。除了記錄實時交易量,在入口處的觸摸屏上,消費者還可以查看當日菜價、菜品來源、農殘檢測信息等內容。
“這個屏幕是做什么的?”來買菜的王奶奶對這塊屏幕充滿好奇,一旁的工作人員立馬上前解釋道:“點擊屏幕可以查詢市場的所有信息,比如今天的優惠活動,食材來源。讓大家買菜更放心。”聽完介紹,王奶奶笑著點頭稱道。
住在華大家園的張先生拿著一袋土豆和青菜正準備結賬,他對記者表示:“土豆1塊多一斤,價格不貴。最大的感受還是市場變干凈了,而且搬下來以后對我們來說更方便。”
與過去攤販各自經營不同,創億農生鮮市場已實行商超化統一進貨、統一收銀,“跟逛超市一個樣,食材來源公開透明,買起來更放心了。”不少前來買菜的居民說。
南湖綜合生鮮市場:
污水沒了地面平整了,7500平方米大市場煥然一新
位于丁字橋南路的南湖綜合生鮮市場是洪山街最大的農貿市場,菜品種類多、價格適宜,成為周邊十多萬居民買菜的首選地之一。
經過1個半月的改造,該市場8月20日正式恢復營業。記者28日上午10時許在該市場看到,市場內攤位設置整齊且有規律,依次分為蔬菜區、肉類區、水產區等,過道也十分寬敞。“與改造前相比,變化太大了。”一位在此經營蔬菜已有5年的攤戶告訴記者,以前每到下雨,市場一片臟亂,垃圾也扔得到處都是,現在已經看不到這樣的場面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地面全部鋪設了地面磚,保潔人員不間斷巡邏清掃,整個市場看不見任何垃圾。“這次改造新建了排水系統,實行雨污分離,臺面上的污水可以從內流入排水溝,地面污漬也可直接排入排水系統。”南湖綜合生鮮市場總經理耿顯輝介紹,在市場外圍,還單獨建了一間垃圾處理室,按照不同的回收標準對市場內的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每天處理量接近30桶。
記者發現,市場內每個攤位上都張貼有菜價公示和經營執照,肉類攤點前還貼出了當日的檢驗檢疫證明。“這個市場條件改善了很多,雖然只達到基礎標準,但是只要價格合理、市場整潔衛生、食品安全有保障,我們就愿意來買菜。”上午11時,提著滿滿一袋肉和蔬菜的王女士說。
名都菜場:
加裝了中央空調和新風系統
“為了把市場改得有特色,我專門去上海學習過。”洪山區名都菜場負責人夏天告訴記者,今年4月底,他一個人跑到上海、杭州,走訪當地多家農貿市場“取經”。“確實看到了差距,但也給了我一些思路,不僅是硬件設施要改,服務也要更優化。”5月初,夏天請了專業的設計施工團隊,加班加點施工,6月6日就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
“來這里買菜感覺很舒服,雖然市場比較小,但是環境整得非常干凈,有條理。”住在附近名都花園小區的李女士告訴記者,雖然現在網上買菜也比較方便,但還是喜歡來市場買菜,“好像有一種儀式感”。
夏天介紹,這次改造新加裝了中央空調和新風系統,重做了排水管道,還購置了一整套農殘檢測設備。記者在該市場看到,每家商戶門面前都有一塊黃色的招牌,整個市場的地面、墻面都貼了白灰色瓷磚,互相映襯出清新的氣質,讓人有一種不是在逛農貿市場的錯覺。
在名都菜場經營了10年的攤主朱女士笑著說:“以前沒想過能在這么舒服的環境里賣菜,現在每天生意也變好了。”
中百倉儲馬鸚路店:
有制冰機、直飲水,老年人有免費老花鏡可用
此次武漢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工作,不少大企業紛紛“進場”。以中百為例,僅在漢陽區就新改造了3家農貿市場。28日下午,記者在中百倉儲馬鸚路店看到,整個市場分為上下兩層,入口處是剪發、快餐店等生活服務類商鋪,以及糧油副食區,二樓則是生鮮區,肉、菜、蛋、水產、熟食一應俱全。
“上周才改造完成,在原市場的基礎上有較大改動,全面實現‘農改超’。”中百倉儲漢陽區域經理劉平介紹,接手原市場后,按照中百在全市的統一規劃設計,用1個半月的時間完成了改造。與傳統的中百倉儲不同,今年新改建的中百更凸顯農貿市場的定位。“差不多70%的經營面積和商品都是生鮮食材,更貼近市民日常生活。”劉平說。
記者在一層入口處發現,制冰機、擦鞋機、直飲水、充電寶等便民設施依次擺放,不遠處的服務臺還擺著十多副老花鏡。“考慮到周邊老年居民較多,擔心他們看不清商品標簽,特意準備的。”該店店長張誠仙子說,添置這些設備是中百在農貿市場改造升級中的標準化操作,目的就是用更細致的服務讓市民享受逛市場的過程。
長江日報記者吳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