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電話:400 059 2068
手機(微信):18129918580 13392192523
地址: 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南聯社區龍城大道31號金地凱旋廣場4棟3502
網址:hncym.cn
三年前,位于江門市蓬江區的水街農貿市場還是一個攤位逼仄、滿地污水、異味彌漫的老市集。如今,這里已經變成攤位有序分布、地面潔凈干爽、空氣流通的新市場。而它也正是江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最亮麗的成果之一。
記者日前從江門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提前全面完成270家農貿市場和11家圩日市場升級改造任務。“內外兼修”、面貌一新的農貿市場,成為了江門市民喜歡逛、放心買的好去處。
改造前的水街農貿市場
改造后的水街農貿市場
曾是臟亂差代名詞
水街農貿市場地處江門市蓬江區的老城區內,沿著大致呈“Y”字型的內街道路設立。“老江門”卿姨對水街農貿市場可謂“了如指掌”:“最初都是小販臨時擺攤,后來道路兩旁砌上水泥臺、列上編號,就出現了固定攤位。但不少小販仍然在水泥臺之間的空隙擺攤。攤位后面的街鋪,賣煤、賣炭、賣日雜、賣早餐的都有。市場的布置都亂糟糟的。”
幾十年來,這里的小販在擺攤時對垃圾污水的處理都很隨意,“殺雞殺鴨的污水血毛內臟等等,隨意往攤位后的排水渠一潑就算了。渠蓋上掛著各種污物垃圾。水渠的污水排不出去,都溢到外面來。整個市場空氣都充滿異味。”卿姨說,印象之中,水街農貿市場的地面都是濕漉漉的,兩旁攤位周圍臟兮兮,各種異味熏得人難受。加上市場周邊是老街,道路狹窄、交通不便、停車劃線混亂。“要不是菜品還比較便宜,人們都不想來這里買菜了”。
水街農貿市場的舊貌,代表了以往江門農貿市場的普遍狀況。臟、亂、差,異味熏鼻,垃圾污水處理無序,占道經營情況嚴重;有些加蓋了頂棚或者是在室內的,則光線昏暗、空氣渾濁……而大多數市民日常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買菜。“來逛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卿姨也坦言,“難受是難受,幾十年下來都習慣了。年輕一點的都嫌臟不肯來。要是逛市場像逛超市一樣,那就好了。”
升級改造提前完成
卿姨的愿望,也是江門眾多農貿市場“老主顧”的心聲。江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既是江門宜居城鄉建設工作的需求,更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要求。
為此,江門在全省率先成立以市長擔任組長的農貿市場綜合治理行動領導小組,市主要領導多次赴市場一線調研指導,分管市領導多次帶隊深入督導改造進度;江門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制定《2021年江門市農貿市場綜合治理行動工作任務清單》,八部門聯合出臺《2022年江門市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民生實事工作方案》,按照“先易后難、一場一策、穩步推進”的總體思路,在2021年率先完成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鶴山市153家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任務,2021至2022年分兩年逐步完成臺山市、開平市、恩平市117家農貿市場和全市11家圩日市場升級改造任務。
記者了解到,目前,江門市市場監管局已提前全面完成270家農貿市場和11家圩日市場升級改造任務,其中農貿市場改造比省規定時限提前47天、圩日市場改造提前半年。
逛市場堪比逛超市
“逛了這么多年水街,沒想到有一天它會變得這么漂亮!”卿姨說,如今的水街農貿市場,周邊設置了清晰的交通動線和停車規劃,車輛亂停亂放情況已經大大減少;市場原先搭建的水泥臺、臨時鐵棚等,全部換為仿古特色的攤位、清晰的信息展示牌、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仿古門口和遮陽頂棚等,舊市集變成了亮麗市場;市場重新布局并科學分區,肉類區、水產區、蔬菜區等分布清晰,擺攤不再亂哄哄;市場排水系統重新規劃,市場內排水通暢不積水、無臭味,地面干凈整潔、垃圾處理也有了專門安排,整體環境不再臟、亂、差。
梁姨27年前就開始在水街農貿市場經營一間食品干貨綜合店,她也對市場的變化感到驚喜:“以前是露天的,下雨就淋雨,天氣好又很曬。現在全部封閉,好很多,人流量多了很多,我們都很滿意。”
除了水街農貿市場之外,距離它不遠的蓬江市場也變了模樣。蓬江市場是整個江門市區農產品零售、批發類最大的農貿市場之一,作為有26年歷史的市場,在改造升級前,這里基礎設施陳舊,衛生死角多、貨物擺放混亂。“以前雜亂得很,衛生不好,都不愿意進來 。”經常在蓬江市場買菜的黃先生說,“現在感覺變化很大,規劃得很好,清潔舒適,異味少。”
艷記脆皮雞經營者艷姐是蓬江市場里的老經營戶,她說:“以前市場各類秩序都比較混亂,可現在不一樣了,既整潔又衛生,讓顧客一目了然,我們經營起來也非常方便。”
外觀上“改頭換面”是江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一大亮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的升級改造中,江門各農貿市場均嚴格劃分場內鮮活、生熟等功能區,完善給排水系統、排風系統、消防系統、中央空調等硬件設施,有的甚至配備了新風系統、防臭系統、防積水系統等,做到空氣清新,地面整潔干爽、環境舒適明亮,購物環境堪比超市,從根本上改變了農貿市場“臟亂差”的固有印象。
農貿市場有了“智慧頭腦”
在經過升級改造后的蓬江區天天市集,記者見到,帶有液晶顯示屏的電子秤,代替了以往五花八門的各種秤,成為市場內攤主的標配。據悉,電子秤是該市集給攤檔配發的,可以通過系統進行溯源,這樣市民與攤主之間如果出現糾紛,市場管理人員也可以通過回溯消費記錄,拿到有說服力的數據進行判斷及調解。
在江門其他農貿市場,帶有溯源等功能的電子秤也紛紛“亮相”。在鶴山,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就選取共和綜合市場為突破口,通過宣傳發動、經驗介紹、政策解讀、免費檢定多種方式,場內90多戶經營戶全部使用統一配置、統一管理、統一檢定、統一輪換的電子秤。
小小的電子秤背后,顯示出江門市農貿市場在管理、運營等軟環境上的“升級”。記者注意到,各種“數據化”“智慧化”系統,構成了保障成為農貿市場順利運營的“頭腦”。如鶴山市菜丁·中邦市場,就配備了綜合性信息化管理系統,集農貿市場監管、食品安全監管、食品安全追溯、農貿大數據、農貿O2O電商等平臺為一體,實現了信息管理、信息采集與發布、電子結算(智慧支付)、食品安全追溯、電子監控、電子商務、數據交換、物流配送等服務功能,真正實現了對農貿市場的“智慧管理”。
而各類智慧終端的應用,則讓市民在買菜時做到心中有“數”。在新會區的濠橋市場,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場內配備了智能測溫機器人,會對進場買菜的市民進行自動測溫,同時語音提醒佩戴口罩;每個攤檔的電子屏上,檔主姓名電話、相關經營證書、抽檢合格率、顧客評價、收款二維碼等信息清晰展示,用數字方式落實亮照經營、明碼標價。
在7月初,“一監到底”網絡直播執法活動走進了恩平市錦江市場。“凍品的進貨登記請給我看下。”“市場每天的消毒有登記么?”在直播中,市場監管部門隨機抽查攤檔及相關事項,在鏡頭前細致檢查相關臺賬。其間,市場監管部門發現市場內快檢人員在作業時未佩戴手套,經營戶消毒液未貼啟用日起等問題,檢查人員現場督促市場整改。
據悉,“一監到底”網絡直播執法是江門市市場監管局創新執法檢查的新方式。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創新監管,推動市場經營自律,江門市市場監管局圍繞市場疫情防控、濕粉產品及進口冷鏈食品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先后推出28期“一監到底”網絡直播執法農貿市場專場,并邀請媒體同步直播,以公開透明的監管執法及時回應廣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