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電話:400 059 2068
手機(微信):18129918580 13392192523
地址: 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南聯社區龍城大道31號金地凱旋廣場4棟3502
網址:hncym.cn
蔬菜、豬肉等生鮮食品的溯源,是中國食品安全中一個已經被多次提及的話題。在歷經數年的試點和“幕后準備”之后,消費者已經可以親手追溯自己在超市所購的一些生鮮食品的源頭生產者。
6月25日,商務部在北京舉行“超市追溯體驗活動啟動儀式”暨“E追溯”微信公眾號上線儀式。從此,使用該公眾號的“掃碼查詢”功能,消費者就能查詢肉類、蔬菜的產地和流通的全過程信息。但記者發現,目前超市多數生鮮食品的包裝上,還沒有打印二維碼。這一缺失的背后,是企業的觀望。
展示生產與流通的全程信息
食品追溯不僅考驗食品的質量,更能夠考驗政府、生產企業和超市的信息化水平。
將于10月1日起實施的新《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國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保證食品可追溯。國家鼓勵食品生產經營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產經營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農業行政等有關部門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協作機制。
事實上,“追溯”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只不過如今用上了數據庫、物聯網等技術。北京市商務委“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試點建設項目”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即使沒有使用新科技手段來將信息電子化的企業,內部也有一個進銷存的記錄,這是企業必須做的。
傳統的紙質記錄、一維碼、條形碼和二維碼,雖然承載的信息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記錄了食品生產過程中一個或多個環節的信息。而如何把這些環節打通,并將信息透明地展示給消費者,實現真正的追溯,則是政府主導的追溯體系希望做到的。
2010年以來,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陸續開展了肉類、蔬菜、中藥材、酒類等產品電子追溯體系建設,探索運用物聯網等技術手段解決產品的溯源問題,以助力于食品安全治理。
《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0號)明確:商務部牽頭利用物聯網建設重要產品等追溯體系,形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信息鏈條。
目前,全國共58個大中城市分5批進入了商務部牽頭的肉類蔬菜電子追溯體系試點,基本覆蓋了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目前,前3批試點城市總共在1.1萬家企業建成追溯體系,每天上傳數據200余萬條,對3萬多噸肉菜和中藥材進行信息化追溯管理。中央平臺累計匯總了追溯數據8億條。還支持貴州、四川、山東、安徽4個省的茅臺、五糧液、張裕、瀘州老窖、古井貢、景芝等8家酒類企業進行試點。目前,各試點項目均已建成并通過驗收。
北京的“放心肉”追溯體系始建于2009年,電子“E追溯”項目啟動于2012年6月。截至目前,北京的肉類電子追溯已經覆蓋11家生豬定點屠宰企業、8家大中型肉類批發市場、21家大中型連鎖超市的522個門店、99家規范化菜市場、106家肉品專賣店,以及4家“農餐對接”餐飲企業的545個門店。而蔬菜的電子追溯從2013年開展試點以來,試點的范圍和品種包括:八里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土豆一個品種,家樂福和華聯兩家連鎖超市的共50個門店,石景山區的19家菜市場、17家便民菜店,和5家車載直銷車的部分品種。
二維碼尚未全面推廣
上述北京市商務委工作人員說:“其實最復雜的是(形成)數據鏈條,這也是最難的。到了終端其實就是打印,跟超市原來的流程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如何反映出來而已。比如,生豬進場有檢疫票,這樣,到了屠宰場,豬的來源信息就進入我們系統了。然后,屠宰的具體信息——什么時間屠宰、什么人屠宰……一直到屠宰之后出庫,運輸到哪里、誰接收了貨,這些信息都會傳到商務委的平臺上。超市的終端也與我們的平臺關聯。這樣,電子秤在打印時就可以選擇一種方式把這些信息打印出來,比如用現在比較流行的二維碼。這樣手機一掃描,消費者就可以對產品進行追溯。”
據上述人員介紹,北京的肉類電子追溯體系通過不斷探索,已經集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技術,而蔬菜類的追溯模式則正在改進中。在肉類方面,通過激光灼刻檢疫標識、RFID芯片綁定等技術的集成應用,貫通了各流通環節的“數據孤島”,形成“一豬一碼、物碼合一、同生共滅、終端自毀”的信息追溯鏈條,實現了食品安全供應鏈的技術革新。
電子追溯體系使得食品來源可追、去向可查、責任可究,讓肉、菜的流通變得透明,食品安全的責任也變得清晰。專家表示:“E追溯可以形成市場倒逼機制,促使生產經營者改善質量安全管理,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從而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讓消費者能夠放心消費。同時也改革了政府的管理模式,實現了對肉類、蔬菜流通的全過程無縫隙監管。”
追溯體系由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查詢這四大部分構成。其中,前三個環節主要由企業承擔,政府部門搭建統一的數據平臺,打造統一的信息查詢通道。消費者在超市購買肉菜產品時,通過查詢終端或手機掃描,可以查詢產品的追溯信息,掌握產地信息和流通過程。
家樂福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我們超市進貨后,都需要把信息傳到商務委的網站上,然后在打印時,鏈接網站信息就可以了。這需要我們調試內部網絡和電子秤。對于建立E追溯體系,政府會給予資金等方面支持,我們會不斷地更新信息,以保證信息真實。E追溯體系是一個創新的舉措,目前在歐洲也建立了可追溯體系,但是相關信息僅在政府與企業之間分享,并未向消費者開放。”
北京市商務委的一位工作人員則表示:“其實不需要增加超市很多的成本,近兩年生產的電子秤經過調試后都可以用于E追溯體系。當前北京的E追溯還沒全面鋪開,這是因為在超市終端需要打印出二維碼,而這些打印的標簽需要到工商部門備案,不能隨便打。”
盡管電子追溯體系已經推廣數年,但記者發現,目前還有部分城市仍采用數字碼,尚未全面推行二維碼,消費者查詢時需手工輸入數字碼,不夠便利。對此,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智能手機使用越來越多,全面推廣二維碼的條件日趨成熟,下一步城市使用二維碼將成為一種趨勢。在談到政府和企業在追溯體系建設中的職責分工時,專家表示:“如果說前一階段政府在引導、支持追溯項目建設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那么下一步政府要逐步轉向制訂規則和標準。‘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通過深入地宣傳引導讓社會認識到追溯的價值之后,政府就退出了直接的項目支持和引導,可能更多地去做規劃、標準和宣傳。其他更多具體的工作由企業去做,去投入。要讓市場認識到,在可追溯和不可追溯的產品之間,消費者選擇的是可追溯的產品,這樣就可以給企業一定的壓力。企業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就可能愿意去加入追溯體系。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行動了。而現在可追溯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還比較低。”
已有很多國家就食品追溯制定了相關法律條文。今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國際食品安全大會上,北京市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國家肉類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守偉表示,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和歐盟國家都要求建立食品供應鏈的可追溯機制,在許多歐美國家,無法追溯源頭的食品被禁止進入市場。
追溯的局限
食品追溯體系具有“確責”與“召回”、風險管理和信息記錄三大作用,能鎖定問題產品的流通鏈條和流通主體,幫助實現產品召回,并有助于開展更深入的風險管理。跟蹤+溯源=可追溯。“可追溯”一方面有利于企業進行過程控制,另一方面有利于監管部門在食品安全事件發生時對產品信息進行溯源。它促進了產品信息的公開透明,能推動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監督。
但在王守偉看來,追溯體系的上述有效性絕非一勞永逸,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仍需政府部門、科技界、產業界等各方面的努力。
“我們應該正確認識追溯體系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不可以夸大它。食品的可追溯分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企業對食品生產鏈信息的可追溯——生產鏈環節上以個體識別為信息載體的食品可追溯系統;第二個層面是政府對于生產鏈信息的監管數據庫建設。但是目前,我國的食品可追溯系統建設還處在第一層面,而且大多食品可追溯系統僅涉及生產鏈的某一環節,并未實現生產鏈的全程可追溯。需要建設國家層面的可追溯數據庫,實現產品信息和中央數據庫信息的協同管理。”王守偉表示。
他說,從根本上講,追溯體系無法自動確定責任主體和問題的根源。要實現對食品安全的更好管理,仍然必須依靠監管部門的執法和企業內部的質量安全控制。
王守偉認為,當前國內的追溯體系更多地承擔著“信息記錄”的功能,但在信息的寬度、深度和準確度上存在問題,問題包括追溯批次或個體信息不明確,信息局限于種植或養殖、加工、流通中的某一環節,產業鏈覆蓋范圍不夠全面,不能實現全程的可追溯。
溯源體系建設已成為大勢所趨,在建設道路上需要政府、企業、消費者等多方共同參與,雖然政府是主導機構,應該發揮政府的主導職能,但是對于龐大的企業群體來說,企業承載著更多的食品信息,才是溯源體系建設的核心。小編認為,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順應市場的潮流,抓住先機,共同加入溯源隊伍,共創溯源體系建設,才能為今后贏得市場打下基礎。而消費者在這個體系里扮演著“市場監督者”的角色,也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購買商品要認準防偽溯源標簽,在保障自身權利的同時,也有利于督促市場規范體系的建設。
來源:寧波口岸防偽溯源